ICC訊 (作者:Monica Alleven)該用《風中之燭》還是《地獄公路》來形容當下的美國無線行業(yè)?隨著T-Mobile上上周完成對UScellular的43億美元收購,這個曾擁有400萬用戶的最大區(qū)域性運營商正式退出舞臺。如今,第五大基礎設施運營商的頭銜落到了用戶僅約100萬的C-Spire身上。
并購潮:小運營商的末路
UScellular曾試圖通過專注農村市場突圍,但在三大運營商(Verizon、AT&T、T-Mobile)和有線電視公司的夾擊下最終潰敗。這讓人想起30年前FCC拍賣PCS頻譜時的行業(yè)盛況——當時大量新入場者挑戰(zhàn)雙頭壟斷,但最終多數被并購潮吞噬。Ookla的數據清晰展現了這段弱肉強食的演變史。
第一怪:FCC強行干預EchoStar
在特朗普第二屆政府任內,FCC主席Brendan Carr領導的機構徹底拋棄中立立場。最極端的案例是要求企業(yè)取消多元化招聘計劃(DEI)才能通過交易審批。更引發(fā)震蕩的是,Carr在5月致信EchoStar董事長Charlie Ergen,指控其囤積頻譜并威脅收回許可,導致這家運營Dish Network和Boost Mobile的公司瀕臨破產。
諷刺的是,EchoStar近年正按司法部要求建設第四大5G網絡(覆蓋80%人口),Boost Mobile用戶也在2025年Q2新增21.2萬。但Carr公開宣稱"運營商數量沒有魔法數字",暗示三大足矣。這與司法部反壟斷主管Gail Slater堅持"四大運營商"的立場形成尖銳對立。
第二怪:第四運營商的存亡謎題
2011年AT&T收購T-Mobile案、2019年T-Mobile并購Sprint時,行業(yè)就爭論過"三還是四"的問題。當時共和黨控制的FCC(含Carr)傾向三家,但司法部堅持要求Dish組建第四張全國網。如今政策風向逆轉,正全力部署5G Open RAN的EchoStar突然淪為"多余者"。
第三怪:衛(wèi)星直連設備(D2D)泡沫
當傳統業(yè)務受挫,EchoStar等公司紛紛押注智能手機衛(wèi)星直連服務。這讓人想起Globalstar和Iridium在"衛(wèi)星1.0時代"的破產經歷。盡管SpaceX降低了發(fā)射成本,但衛(wèi)星業(yè)務仍極其燒錢。行業(yè)分析師警告:"不是所有D2D玩家都能活到最后。"
正如《綠野仙蹤》的黃色磚路,無線行業(yè)的未來充滿未知。但可以肯定的是——當下的混亂程度已經難以超越。
原文:https://www.fierce-network.com/wireless/op-ed-why-wireless-so-weird-right-now
(本文為Fierce Network專欄作者觀點,不代表媒體立場)
新聞來源:訊石光通訊網